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,看到清澈透明的水流出來,總會以為「自來水已經處理過了,應該很安全吧?」但事實上,自來水雖然經過自來水廠處理,卻仍然可能在輸送過程中遭遇「二次污染」。你知道嗎?這些污染看不到、聞不到,卻可能影響全家的健康。
⸻
1. 自來水處理的盲點
自來水廠在送水前會加入氯,用來殺菌。但氯無法去除重金屬、有機物與農藥殘留。
同時,自來水雖然達到政府標準,但仍然只代表「短期飲用不會立即危害健康」,並不等於長期飲用完全無風險。
2. 老舊管線的二次污染
台灣許多社區大樓、水塔與地下管線已經使用超過 20、30 年。這些管線長期接觸水分後,內壁容易累積鐵鏽、重金屬沉積,甚至滋生細菌和藻類。
當你家水龍頭流出的水有鐵鏽味、發黃或有異味,這就是二次污染的明顯徵兆。即使肉眼看起來清澈,也可能含有過量細菌或微量金屬。
3. 二次污染對健康的影響
• 重金屬殘留:可能影響腎臟、肝臟功能,甚至增加癌症風險。
• 細菌滋生:導致腸胃不適、腹瀉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。
• 水中鐵鏽與水垢:不僅影響口感,還會加速家電設備(如熱水器、洗衣機)老化。
長期下來,這些問題不只影響健康,還可能增加家庭開支。
4. 全戶淨水:最後一道防線
想要避免二次污染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安裝 全戶過濾系統。
全戶淨水器安裝在水塔或入水管道後方,能夠在水進入家中前,先過濾掉鐵鏽、泥沙、氯氣與細菌,確保每一滴水都更乾淨。
不論是煮飯、洗澡、刷牙,甚至洗衣機和熱水器用水,都能受到保護。
5. 小結
自來水不等於安全水,二次污染的風險其實就在你家水龍頭的另一端。
全戶過濾系統,不只是健康的投資,更是守護家人安全的重要關鍵。